1914年2月10日,北洋政府与美国美孚石油公司签署了《中美合资创办石油公司合同》,根据合同,美孚石油公司将派遣专家组建“筹办全国煤油矿事宜处堪矿测量队”,前往陕西省延安府和直隶省承德府一带正规配资炒股网站,进行地质勘查和钻探工作。这项任务的主要目标是探索中国北方的石油资源。
当时,美孚石油公司聘请的地质学家菲德克·克拉普(Frederick G. Clapp),于1913年12月提前抵达北京,并于1914年2月下旬前往秦皇岛,随后又转至直隶建昌(今辽宁凌源)周边地区考察,得出了石油开采价值不大的结论。然而,经过与北洋政府的协商,双方决定将勘探的重点转移到陕西地区,并且勘探队伍将分为两路行动。第一路由克拉普亲自带队,从北京出发,途经直隶的张家口、怀安,再进入山西的岢岚、阳高、天镇、应州、宁武等地,最终进入陕西,再继续经过河南前往武汉,最后乘船返回上海,最后再经过天津。
展开剩余86%在克拉普的华夏考察期间,除了进行科学的山川地质拍摄工作,他还使用高精度相机记录下了许多当时的风光和人文瞬间,成为百年前中国历史的宝贵影像资料。近年来,图游华夏网的研究者在完成张柏林与柏石曼的中国行系列后,深入分析了克拉普的照片,并根据照片的时间和地点进行详尽解读,吸引了许多历史爱好者前来探讨与分享。
根据北洋政府内务部1914年5月25日发布的通知,勘探人员已经准备出发,并要求沿途各地给予保护。克拉普在回忆录中提到,勘探队在6月17日到达了神木县。根据当时的行程安排,第一路勘探队的成员将经过多个省份,按计划稳步推进。
1. 从山西保德出发后,克拉普所在的勘探队穿越黄河进入陕西省府谷县。当他们抵达府谷县的码头时,克拉普拍下了这张风景照,画面中,同行的护卫骑着洁白的马匹,与另外两名成员一起,站在通往县城的牌坊前。照片左上方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的城墙,而牌坊的正面标牌上写着“秦晋”二字。值得注意的是,牌坊下方走过的那位包着白头巾的汉人,也被克拉普的镜头定格了下来。
2. 在府谷县境内,当地政府早已根据指示安排了士兵护卫,确保勘探队的安全。克拉普特意拍摄了一张士兵合影,照片中的士兵们站在峻峭的山崖下,个个神情严肃,体形挺拔。克拉普评论说,府谷和山西保德之间,隔黄河而望,景象颇为繁华。但他同时指出,由于崎岖的山路让人不禁想起美国西弗吉尼亚的山地地貌。
3. 离开府谷县,克拉普一行继续西行前往神木县。在这个过程中,沿途的荒凉景象令克拉普印象深刻,时常一天都难以见到村庄或居民。直到进入陕西境内,历时三天的行程,勘探队才首次见到长城遗址。克拉普特别标记了这一日,1914年6月17日,并在照片中记录下长城的一部分,河岸上屹立的烽火台也清晰可见。克拉普对中国长城的兴趣远超过单纯的石油勘探,他的行程经常沿着长城的轨迹,追寻这一古老文化遗产。
4. 在神木县向西前行时,勘探队经过了高家堡,克拉普拍下了许多长城墩台的照片。这些墩台历经千年风霜,但依然雄伟壮观。它们位于一片高坡之上,历史上这片区域曾是汉代与匈奴对峙的军事重地。尤其是在水流冲刷下,这些墩台的底部依然保存得相当完整,有些位置甚至有歪斜的石塔,体现出古代建筑的强大结构力。
5. 克拉普在高家堡的长城遗址内,拍摄了其中一处已经坍塌的城墙段落。照片中的长城已不再完好,只有部分城墙依稀可见,沿山坡而上的墙体大部分已经断裂,留下了浅浅的隆起痕迹。
6. 在榆林府境内,克拉普的同行成员E.L.Estabrook拍摄了鄂尔多斯沙漠的景象,展现了这片广袤沙漠的壮丽与荒凉。
7. 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,勘探队来到了常乐堡,这座堡垒曾是明朝长城九边重镇之一,位于延绥镇辖区内。尽管这座堡垒被沙漠逐渐吞噬,克拉普依然能通过镜头捕捉到它昔日的宏伟气势。
8. 克拉普拍摄了位于榆林府常乐堡旁边的长城遗址,这些长城墩台延绵至远方,形成一道历史的长河。
9. 在常乐堡附近的沙漠中,克拉普拍摄了同行在沙海中行进的瞬间,画面中的人物如同小点般迷失在广袤的沙漠中,展现出沙漠的浩瀚与孤寂。
10. 经过长时间的沙漠行程,勘探队在常乐堡附近发现了一座被沙丘淹没的庙宇遗址,历经岁月洗礼,这座庙宇和周围的城墙几乎完全被黄沙掩埋,仿佛与世隔绝。
11. 经过三天的艰苦行程,克拉普与考察队终于在1914年6月20日抵达榆林府。克拉普拍下了榆林府城的南门,照片中的城墙高大雄伟,南门则是偏左开设,与一般城门正对入口不同,给人一种独特的视觉感受。城门前的街道上,几群百姓正在悠闲地走动。
12. 进入榆林府城后,克拉普登上了城内的一处高楼,俯瞰整座城市的全貌。城内的建筑呈现出典型的中国传统风格,紧密排列,体现出榆林城的历史沉淀。城外的河流则起到了隔开沙漠的作用,同时滋养了城内的百姓。
13. 在榆林府境内,克拉普拍摄了一处长城墩台遗址,虽然部分墩台已经坍塌,但远处起伏的沙丘依然守护着这片古老的遗址,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长河。
14. 在榆林境内的红柳沟,克拉普站在高处拍摄了这片生长着红柳的谷地,红柳在沙漠中生长,给这片干旱的土地带来了生气。
15. 克拉普在红柳沟附近拍摄了一张农田的照片,田地中种植着庄稼,周围则是沙丘和红柳。克拉普标注了拍摄地点为“Hou-liang-kou”,根据音译可能是后梁沟,正如他所描述的,周围的沙丘谷地充满了红柳,农田则与这些自然景观和谐共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